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平校友回校考察交流
8月30日上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校友何平回母校考察并与师生进行了分享交流。我校党委书记吕建,党委副书记、校长董裕华,副校长周峰等热情接待并合影留念。
何平教授在参观了我校大殿子、红学馆、教育馆、文创馆、古籍馆、国医馆、国防馆、视听馆、文学馆等馆室后,对学校环境设施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震撼,为学校全面转变育人方式、多途径提升师生素养感到欣喜。
在图文信息中心一楼文创馆,何平教授与教师和学生代表围绕《批评的返场》一书进行了交流分享。在座学生踊跃提问,何平教授就学弟学妹们关心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具体阐释。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海中的求学时光,何平教授说自己当年成绩并不突出,作文也很粗糙,幸亏教语文的王老师严格要求加耐心指导,自己才真正学会了规范写作;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用六年时间大量阅读并思考消化,为后来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何平教授鼓励学弟学妹们树立写作自信,找到自身优势,形成个人特色,无论将来在哪个领域都能有所建树。
对于《批评的返场》刚刚获得了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一事,何平教授谦虚真诚地表示:获奖当然需要足够的实力,但有实力的评论家太多了,此次能够幸运获奖,得益于这些年自身始终在文学现场观察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持续做《花城关注》栏目三十期进行文学评论,也让《批评的返场》有了更多的实践意义。
董裕华校长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点评,鼓励在座师生学习校友何平找准方向、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力争将来也成为一专多能且在自身领域独树一帜的杰出人才。
何平,海安中学1988届校友,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艺批评,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散文说》《行动者的写作》《何平文学评论选》《批评的返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