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潘伟杰教授来海安中学赠书并宣讲
11月20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潘伟杰教授带队来海安中学赠送《集成电路》系列图书并为师生进行专题宣讲。海中党委书记吕建,副校长杨斌、吴明山、顾玉华等陪同潘伟杰教授一行参观了图文信息中心、将军楼、学生艺术中心等地方。吕建对复旦大学领导专程送书送讲座到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复旦多年来为学校高品质发展提供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两校“双高”合作为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带来的益处表示充分的肯定。
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研究和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单位之一。从谢希德老校长筚路蓝缕开创新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开始,一批批复旦人肩负重大使命,扎根教学与科研一线,在推进技术攻坚克难的同时,也着力培养面向新时代的集成电路领军人才。此次捐赠的《“芯”路丛书》由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张卫任主编,18位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的专家组成了《“芯”路丛书》编撰团队。丛书共有6册,包括《一路“芯”程——集成电路的今昔与未来》《别具“芯”意——集成电路的设计》《精“芯”打造——集成电路的制造设备》《匠“芯”独运——集成电路的制造》《“芯”想事成——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处处留“芯”——集成电路的应用》。此套丛书以成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科普读物为目标,以全新的视野和高度,从集成电路的设计、设备、制造、封装与测试、应用和发展历程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循序渐进引导中学生了解集成电路的各个重要技术环节,旨在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发挥科学启蒙作用。
《卿云——复旦人文历史笔记》是由复旦大学历史系1978级校友、知名文史作家、资深媒体人张国伟老师(网名读史老张)撰写的第二本关于复旦人文历史的散文集。本书旁征博引,考证严密,其中既有老校友回忆中不为人知的复旦往事,又有从故纸堆中发掘出的细节新知,融历史妙趣和深刻意蕴于一体,为“卿云”一词赋予了新意。
宣讲会上,潘伟杰讲授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的历史文化、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理念和招生政策,指出复旦大学旨在培养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国际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潘教授还与师生们进行了近距离互动交流,详细回答了师生们关心的报考要求、专业选择等具体问题。
活动结束后,潘伟杰教授表示此行收获很大,希望两校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勇担教育使命,强化“双高”合作,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生涯规划的引导上不断探索,共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