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海安中学学子摘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优胜奖
12月11日
2022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全国总决赛顺利落幕
海安中学罗昊、吴雨泽、汪婧含同学
脱颖而出
摘得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物理)优胜奖
名列全国第9
为唯一一支
来自江苏的物理团队
也是全国唯一一支
来自县中的团队
海中党委书记吕建
作为全国名高中嘉宾代表
受邀参加了线上颁奖典礼
在为期两天的全英文总决赛评审答辩中,来自海内外83支参赛团队决出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学科的共计60项奖项。海安中学罗昊、吴雨泽、汪婧含同学依托我校物理微科研实验室,在物理组苏俊、王维国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长达一年的时间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中国武侠电影中“轻功水上漂”能否实现,第一次为这个有趣的物理开放性问题给出了定量的研究结论,他们在决赛中以出色的表现摘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物理)优胜奖。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Caucher Birkar教授、唐本忠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颁奖典礼。
2022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国总决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英国、美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66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本届大赛在中国内地、亚洲、北美设置16个分赛区,经过初筛、函评、桌评、半决赛,最终有83支参赛团队参加全球总决赛,其中13支物理团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总决赛与颁奖典礼首次在线上进行。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该奖项由著名华人数学家、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于2008年发起设立,每年举行一次,旨在发现具有科学创造潜力的青少年,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锻炼他们对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为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搭建国际化高水平的展示平台,发掘和帮助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成才。
海中物理微科研实验室简介:
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海中物理微科研实验室”由学校物理组苏俊、王维国老师倡导与组建,不同于传统中学物理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培养有物理兴趣与创新潜质的中学生,引导学生对尚未定论的普通物理开放性问题开展研究,力求打造省内独具特色的中学生物理微科研实验室。多年来成员参加清华大学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竞赛等竞赛活动,获得省级与国家级奖项十多项。物理微科研实验室为我校物理爱好者搭建了拓展学科视野、培养科学兴趣的平台,众多已毕业成员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名校物理专业或相关基础科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基础学科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