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梦想与担当”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中再创佳绩
日前,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梦想与担当”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评选结果正式出炉。
据悉,本次征文大赛截稿后,组委会第一时间组织大学教授、学者、知名校长、语文名师、报社资深记者编辑以及主办单位职能处室负责同志等组成评审委员会。最终,高中组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40名。我校曹瑞楷、刘诗瑞等2人获一等奖,杨润洲、张胡荣、石斐然、蔡思齐、张心颜、奚梓原、张艺彤、许瑞雯等8人获二等奖,范存理、钱辰程、梁溢等3人获三等奖,郑景秋获优秀奖,仲翌文、万好等2人获网络人气奖。王帅、贲玥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讴歌新时代、抒发爱国情,生动展现了我校学子“敢于有梦 勇于追梦 勤于圆梦”的精神风貌。
我校历来重视全省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参加此次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个人成长的全过程。自本次大赛启动以来,教务处精心组织,三个年级语文备课组通力合作,以赛促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等奖选手感言:
我是高二(7)班的曹瑞楷。当了解到这次写作以“梦想与担当”为主题时,那照相馆主人的形象便瞬间浮现在我的脑海。起初,我只觉得他是这个主题的生动实例。后来,在写作过程中,我又有了新的体会。首先,“梦想”与“担当”这两个听着仿佛遥不可及的词汇,其实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也存在于每一个“我”身上。这也正是我这篇文章的主旨。其次,我不得不感慨于生活之巧。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学校里引发出我无限思绪的照片的拍摄者,竟然就站在我面前;也不会料到这家我熟视无睹的小照相馆竟有如此悠远的故事。由此观之,生活正是文学上的灵感之源,亦是人生道路上的启迪之源。
我是高二(18)班的刘诗瑞。平日里我喜欢读书,有时候会做些读书笔记。在读书的时候我会积累素材用于写作之中,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当教师的梦想,也想过去偏远地区当支教教师,所以在这篇作文中我通过描写一名叫“吴思”的人民教师,到山区支教,即使不被父母亲人理解,她也没有放弃,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光明和希望。她似春天田野中开放的婆婆纳,天蓝色的一大片,在风中摇摆,不张扬,不耀眼,却带着淡淡的香气。她不求回报不顾个人的利益,可她最终收获的却令人感动。孩子们送给她婆婆纳,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异常的值得。我写这篇文章既表达了自己的梦想,又是想赞扬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