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携手再发力,彝乡教育启新程
2020年8月,为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由南京大学搭建平台,我校牵手云南楚雄州双柏县第一中学,结成对口帮扶友好学校。两年半来,我校与双柏一中在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育人方式变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合作。
2023年2月28日,云南双柏县县委书记金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梦婷,南京大学原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金陵学院党委书记郭随平,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李浩率南京大学、双柏县党政代表团一行16人赴我校洽谈交流。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林,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芝锋陪同交流。我校党政班子全体成员热情接待了来宾一行。
金鸿书记一行看望了在我校交流学习的21位双柏学子,详细询问了他们在海安学习、生活的情况。与会学生轮流发言,分享了在海中学习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纷纷表示交流学习中获益良多。金鸿书记对南大和海中为孩子们提供宝贵学习平台表示感谢,寄语双柏交流学子珍惜机会,怀抱上进之心、拼搏之心、感恩之心,锁定目标,潜心学习,将来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杨梦婷县长为双柏交流学子一一送上了慰问礼品。
我校吕建书记带领来宾参观了我校红学馆、古籍馆、国防馆、国医馆、STEM创客实验室、丁捷心画馆、光影艺术课程基地等馆室,介绍了我校在育人方式改革及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生动实践。
在图文信息中心5楼会议室,与会领导就进一步深化两地两校间的深度交流合作,更好地发挥教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吕建书记表示,南京大学选择海安中学助力双柏彝乡教育重镇建设,是对海中的极大信任。学校始终高度关注双柏交流学子的学习生活,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来校交流的三批双柏学子都很快适应了学习生活节奏,进步显著。海安中学一定不辱使命,让双柏交流学子得到最全面的成长,为双柏一中的高质量发展充电蓄能,树立起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金鸿书记代表双柏人民对南大十年来对双柏的帮扶,对海中为双柏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金鸿表示,此次来海充分感受到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思想的鲜活实践,在与双柏交流学生的交流中,感受到他们在海中交流学习中燃起了希望的明灯,看到了美好的前景,更加坚定了打造彝乡教育重镇的决心和信心。金鸿希望两地、两校继续加强合作交流,双柏将弘扬改革精神,以破旧立新的勇气把教育事业办好,用优质的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郭随平书记表示,从海中毕业四十年来,充分感受到母校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年一个新台阶,海安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南大和海中的合作由来已久,每年海中都为南大输送五十名左右优秀学子,众多母校学子成长为南大的中坚力量。南大将紧扣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围绕双柏所需、南大所能,充分发挥母校海安中学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双柏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卢林常委介绍了海安立足“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众多亮眼成绩,以及三十多年来海安教育人在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等地书写的教育帮扶传奇。卢林指出,教育是海安的一面金字招牌,是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海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走好教育强市发展之路,通过教育“微改革”提升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卢林强调,一定要将南大领衔下的两地教育协作佳话打造成东西部协作的亮点项目,海安市委市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持两地间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助力双柏走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
我校董裕华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办学业绩以及示范辐射的成果,董裕华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感谢南京大学牵线搭桥,为我校创造了与双柏一中结对帮扶的机缘,学校倍感责任重大,将不辜负云南双柏县委县政府、南京大学特别是双柏人民的信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双柏一中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为打造“中国彝乡教育重镇”品牌贡献海中力量!
云南双柏县县委书记金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梦婷向我校捐赠了有彝族“百科全书”之称的彝文古籍《查姆》,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林,我校党委书记吕建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
最后,在图文信息中心一楼举行了“南京大学-海安中学流动图书站”建立仪式,南京大学在我校设立了两个流动图书站,每年向我校提供千册图书并定期更新,供我校师生借阅。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南大——海中
“双高”再度携手
续写教育帮扶佳话
必将
以高质量教育
赋能双柏乡村振兴
书写又一段
海中教育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