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来海安中学举行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暨院士进校园活动
1月11日下午,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暨院士进校园活动在海安中学艺术中心博雅剧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刘胜,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丹,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苏招生组组长匡松,武汉大学人才与专家办公室副主任徐干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海安中学招生对接人黄佳倩子,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苗佳,海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董裕华,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吴丹院长、董裕华校长共同为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揭牌。
刘胜院士以《芯想事成,智引未来》为题给海安中学学子带来一场科学前沿专题讲座。讲座中,刘胜院士讲述了自己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从已经取得斐然业绩的研究航空复合材料领域毅然转向新兴的芯片封装领域的抉择历程,以及放弃国外终身教职,回国培养人才,推动我国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传统封装向先进封装的转变的科研历程。刘胜院士还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的发展情况,勉励海安中学学子提升科学素养和科创水平,早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刘胜院士的精彩讲座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拓展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激起了同学们立志科学报国的热情。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着刘胜院士久久不愿散去,纷纷向刘院士索要签名并与其合影留念。
刘胜院士简介:
刘胜,1963年3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斯坦福大学博士,ASME会士和IEEE会士,微纳制造领域专家,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引领者,在微纳制造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涉及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LED)、微传感器及电力电子IGBT等芯片封装)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IEEE国际电子封装学会杰出技术成就奖(全球每年1人,国内首人)、2009年中国电子学会特别成就奖、1997年国际微电子及封装学会(IMAPS)技术贡献奖、1995年美国总统教授奖(当年30人),1999年入选首批国家杰青(海外)项目(当年仅7人)。发表SCI论文424篇、SCI他引6600余次,出版专著6部(英文4部),授权发明专利196件。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苏招生组组长匡松对海安中学卓越的育人业绩表示赞叹,对海安中学向武大输送的优秀学子优异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匡松组长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武汉大学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蓬勃样态,鼓励海安中学学子报考武汉大学,在武大成就美好人生和浪漫生活。
海安中学董裕华校长以“家国情怀”“远见卓识”“斐然业绩”三个关键词概括聆听刘胜院士的讲座带来的感受。董校长号召海中学子以刘胜院士为成长成才的榜样,以勤恳读书积累成长底气,以科技创新书写报国篇章,面对人生选择时,选择走艰难那条路,才能成就大的事业,看到更美的风景。
活动期间,董裕华校长带领刘胜院士一行参观了学校图文信息中心、水木科创中心、将军楼红色课程基地等馆室,在学校古籍馆,董校长代表学校向吴丹院长赠送学校古籍馆馆藏善本《昭明文选》线装复刻本。
参观过程中,董校长介绍了学校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方面进行实践和取得的成绩。希望与武汉大学进一步拓展人才贯通培养空间,持续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