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来我校举行“双高”交流系列活动
3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来我校举行“双高”交流系列活动。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董裕华,副校长吴明山、周峰,明远实验班学生,部分高三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招生组组长陈珂,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学副院长、江苏省招生负责人任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江苏省招生组长付龙分别介绍了他们所在高校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发展前景。并回顾了往届录取的海中优秀毕业生在各自学校的卓越表现和成长轨迹,对海中学子的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热切希望更多的海中学子能够积极报考他们的学校,携手共筑梦想,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出源自海安中学的智慧和力量。
董裕华校长向三所高校长期以来对我校高质量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对我校毕业生成长的关爱与帮助表示感谢,希望进一步提升“双高”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大中衔接协同育人,更好地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及县域中学学子成长需要,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董裕华校长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签署了《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协议》。随后,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并合影留念。
活动期间,董裕华校长、周峰副校长与北理工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陈珂、物理学院副院长杨艳波等就“北理工、海安中学‘大-中衔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就课程建设、学科竞赛、专题讲座、进修研学、教师引培等方面的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等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在奥楼第一会议室,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为我校学子开设了学术讲座。
宇宙中最短的时间刻度是什么?质子有寿命吗?中微子有质量吗?上帝粒子是什么?你知道反常霍尔效应的重要性吗?……北理工物理学院教授胡海云以《物理之妙里看“花”》为题,带领同学们穿梭于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趣味横生的故事,了解发现背后的秘密。
机器人是什么?机器人与机器的区别?我国为什么要设置机器人专业?机器人专业要学习哪些知识?……海中校友、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孙志辉带来《走近机器人》学术讲座,揭示了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奥秘,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产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兴趣。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付龙院长带来了一场关于《录音技术与影视艺术》的专题讲座。他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影视作品,追溯了录音科技的发展历程,探索了影视声音艺术的魅力,深入浅出地构建了音乐影像化传播的全方位图景,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使他们对录音与影视学习与行业概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