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中学陆瑞阳校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上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海安中学校友陆瑞阳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陆瑞阳是海安中学1998届校友,班主任肖德明老师。2009年就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党委副书记、谢家庙村第一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党委巡视工作处二级调研员。
2017年,陆瑞阳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对口支援。从首都北京到贫瘠乡村,他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扎根脱贫一线。
2014年以前,谢家庙村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村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以往,村里种植的农副产品基本上都是散种散养,销路不畅,导致越种越贫。”村主任谢友林告诉记者,“工信部派驻谢家庙村的第一书记陆瑞阳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成立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公司,整合土地1000亩,种植花椒、银杏、羊肚菌、百香果。以工业化带动传统农业,就地取材开发金银花、红薯粉、菜籽油等生态食品;入股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飞地”模式建农民创业园;推广订单农业,几十款农产品上电商、进小区,销售额超2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从0到100万突破。
创新方式,加强政治建设。
建设500平米现代化最美党群活动阵地,聚人心、强党建。培养3名致富带头人,打造“不走的工作队”。建设乡风文明和精神培育,院坝走访、宣讲政策,乡村电影院放大片,农民丰收节弘扬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通过表彰先进传承良好家风和美好品行。
聚焦民生,解决老百姓关切。
修建便民路,加宽村道路,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建公共候车棚。协调电网改造,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电压不稳煮不熟饭的问题。实施留守儿童成长计划,建“圆梦”图书馆,组织3年寒暑期支教,与村小老师推行“双师教学”。建成全区第一家远程医疗健康小屋,让群众少跑路。
严控疫情,捍卫群众健康。
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争取口罩发放给群众,帮助采购紧缺体温枪1000多把,协调捐赠消毒走廊,25吨蔬菜驰援火神山医院。补贴农民经纪人收购薄荷等,对贫困户种养殖进行奖补,想方设法保就业、保民生、防返贫。
愚公移山,改变落后面貌
2017年6月至今,陆瑞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抓党建促脱贫,带领村两委共协调各类资金1300万元,补基础设施短板,改善民生,把“开站会、无产业、走泥路、电不稳、光棍多”贫困发生率超25%的高山村,变成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的脱贫示范村、四好村。
一块瓦当,凝聚赤子诚心。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想坚持到最后。离任时,我就带这片瓦回北京。”陆瑞阳笑着告诉记者说。这片瓦并不是什么古董珍宝,而是一块深灰色的瓦片。瓦片来自谢家庙村邻村的一户郑姓村民。2018年,该村民的房子漏雨,村里却迟迟不能解决。陆瑞阳多方协调,最终帮他修好了房子。那位村民拉过一片瓦,用石子写下名字和号码,“以后有困难就找你”。陆瑞阳要带瓦片回京,意在鞭策自己要为民多办事,办实事,忠诚党的事业,一心为民的初心永远不减!
陆瑞阳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后,母校海安中学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好消息并向他表示祝贺,他说自己成绩的取得要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母校老师当年引导他立志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脚踏实地认真做事。